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官网

  • 0
  • 分享

名师连连看(4) | 用数理阐释哲理,用逻辑孕育奇迹——记高一A部梁平老师



梁平,中学一级教师,高一数学组备课组长。从教17年,带过九届毕业班,高考成绩优异。教学兢兢业业,锐意进取,曾培养出省状元一名,市状元一名,所教学生多名考入清华北大。曾荣立市级三等功,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。

“青春,与我而言是曾经拥有的回忆,于你而言是正值当下的拥有。我们不禁感叹世界造物的神奇,它在长长的时间轴上布满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,让我们在同一时刻,于时间轴的不同坐标上看见只属于那个坐标的当下。”

这是梁平老师对于时间和青春的认识,一种独属于数学老师的、看待世界的视角。从理性中挖掘感动,从逻辑中找寻浪漫,这是梁平老师用数学引领学生领会知识、思考人生、探索世界的独特方式。

数学课,逻辑无处不在

image005.jpg

梁平老师在课堂上

image006.jpg

学生们聚精会神地整理题目

“我想逻辑思维的培养是没有捷径的,要渗透进数学课的每一道例题、每一句话、一点一滴的作为里。”

梁平老师认为,自己的教学方法没有什么特别之处,尤其没有什么“万灵药”,能一下子把学生们变成逻辑天才。但是,梁平老师的数学课恰恰是极其易懂的,仿佛没有什么门槛,我们只要随着她的一句句讲解,一行行板书,就能看透一道道数学难题。

梁平老师的秘诀很简单,就是让数学课的每一个细节都符合逻辑,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,符合数学的数理逻辑,符合考试的解题逻辑。

一道立体几何题的解决,是从对文字进行数学翻译开始的。题目的每一句话应该如何对应到图形的关系,立体的关系如何拆解为平面的关系,未知的条件如何转化为已知的条件……分析的过程伴随着利落的辅助线绘制和色彩鲜明的板书书写,终于将一道题抽丝剥茧,彻底解析。但这时,梁平老师并不会急着进行下一道题,而是会停下来,让同学们消化整理。

学生们的逻辑思维,就是在一道又一道题,一节又一节课中,逐渐落地生根,发芽成长。

教诲声,温柔从不缺席

学生卡片

“我对于梁平老师真实而近切的情感,并非是由于她教数学的精湛技巧,而完全是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最深沉的爱戴和感激。”已经毕业的学生,如此回忆道。

梁平老师绝不属于对数学老师刻板印象中,那种严肃冷静、近于苛刻的形象。恰恰相反,她柔声细语,温柔体贴,甚至会为学生成绩不佳而焦急落泪。她不仅有理性的课堂教学,更有感性的育人情怀,想学生之所想,急学生之所急。

她会为了不落下任何一人而放慢速度,不厌其烦;她会分担每一个人的烦恼,倾听每一个人的快乐;她会在高考前夜为每一个同学手写加油字条,为每一个同学送去祝福……梁平老师奉所献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真心与灵魂。

学生或许会不喜欢数学,但一定会喜欢梁平老师;因为梁平老师,学生最终也会爱上数学。

从形象到抽象,从数学到人生

image009.jpg

梁平老师与学生的合影

image010.jpg

梁平老师给学生的寄语

说到上课时有趣的片段,梁平老师提到这样一次回忆:

在讲解指数函数的图像时,梁平老师举了2和1/2两个例子:“你们看y=2x的图像,从接近于0开始,越往后发展越向上冲,像不像俗语说的‘厚积而薄发’?再看 y=(1/2)x的图像,开始高到天上了,后面却降到无限接近于0,像不像‘伤仲永’?”

学生听了这两个比喻,都笑了起来。因为这比喻既新奇,又贴切,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。而学生们记住的,又不止是数学知识,更有由“指数爆发”所联想到的日积月累,由“指数下降”所联想到的“业荒于嬉”。

听过梁平老师课的学生无不认为,梁老师的课充满了哲理的意味,能引发深刻的思考。这正是因为,梁老师总能将自己对数学与人生的洞悉,对知识与生活的领悟,平等而无私地分享给每一个学生。她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感悟,也相信同学们会有所感悟。

梁平老师就是这样,用逻辑支撑知识,用温柔触碰灵魂,用数学诠释人生,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教书育人,立德树人。

(本文部分引用出自梁平老师发言稿,以及2021届毕业生吕泽北的《记梁平老师》。同时感谢2021届毕业生张哲珩、吕泽北、王诺亚、肖磊同学的协助。)

最新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