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望二南
张天聚,就读于复旦大学
一生或许只有几页,不断在修改和誊抄着的诗稿。从青丝到白发,有人还在灯下。
——席慕蓉
漫步在日月东路,听梧桐叶被微风逗弄出“飒飒”的娇笑,抬眸,瞥见复旦图书馆明亮的灯光,与如霜的月华玩闹——我不禁驻足,凝望窗内、灯下,那仍旧在奋笔疾书的人儿,似乎与我仍旧清晰、或许会永远清晰的记忆重叠搅扰。
还记得吗——在二南的日子——那一段快乐纯粹而又充实有味的时光。四季多么调皮,一个不注意就乘着风从发梢溜走,留下满眼满心你的痕迹,却又再不见你的身影,只留下依旧握笔的我,遥遥思忆。
秋飒
“鹏北海,凤朝阳,又携书剑路茫茫。”
时维九月,序属初秋。告别初中,来到二南,曾经稚嫩而坚毅的眼神在记忆中经过岁月的淘洗,此刻已模糊又清晰。仍不能忘记,第一步踏入校园的心潮澎湃;时常会想起,打出军体拳的热血激昂。第一次忍受酷暑的暴晒,第一次交到五湖四海的朋友,第一次感受二南校园的绿树成荫……一场军训,是母校郑重教授的第一堂课——像军人一般坚毅、勤奋、诚朴、健美,不仅仅是高中这战场上的“杀敌”利器,更是人生路上屡试不爽的金科玉律
冬寒
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南西北风。”
2020级是命途多舛的一届,从高二开始,疫情的潮汐便在栾城的土地上反复淘下印记。疫情,让平静的生活骤变突起;网课,似乎成了所有学校的唯一选择。但总有一道身影,坚挺在我们身前——她就是二南。全校师生,无论疫情的压力何等巨大,无论身上的担子如何沉重,总是咬紧牙,绷住劲,坚持封校线下学习。苦是自然有的,但那辛苦后的甜却无比甘洌。危难当头,母校总以宽厚的肩膀,师生总能勠力同心,肩住黑暗的闸门,撑出一片学习的净土
春暖
“沉思破壁,笃志摘星。”
这是2020级B3班班号中的一句,用在高三最后半年里再合适不过。两年半的辛苦与疲惫,将在这半年里悉数绽放。此时此刻,放下种种杂念,只需一杯水一支笔一张纸,沉下心面对考试中发现的问题,向着心中的黎明奔跑。这远比三年漫长的180天,我们从不是孤军奋战。校内,有老师们的倾心陪伴,领导们的悉心呵护;校外,有亲朋的全心助力,有社会各界的满心祝福。这半年,二南会用最系统最先进最有成效的科学训练,助力每一个人更进一步。相信二南,这是无数大咖教师在教学一线打拼出的路
夏焱
“希君生羽翼,一化北溟鱼。”
一件件热烈的红衣如火,一句句诚挚的祝福暖心。这是高考三天老师们真切的希冀。他们会陪伴,陪我们冲刺最后一段跑道;他们会鼓励,吹走我们心头的阴郁;他们会给予,给予我们难以衡量的爱与坚守。有这样的浓浓情意,我们又怎么不会叱咤风云?二南为我们付出的一切,我们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。最后的一场毕业典礼,我们承载着沉甸甸的祝福,扬帆远航。
抽回思绪,如水的月光温润了眼角,一抹无奈的思念勾起嘴角。四季流转,岁月如歌,“旬月里来去,日子里都是可以歌唱的旧事。”溜走的是四季,不变的,是从二南带到复旦的“那支笔”,青丝白发,耕耘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