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二中南校区2023届毕业生柳元喆,报考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书院。我十分感谢二南三年来老师的辛苦栽培。
回顾高中三年,从高一的疫情,老师和同学们相互陪伴,以及年级老师安排的各种活动和激励的讲话,令我们熬过艰苦的封控;到高二的集体活动,让同学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;再到高三的冲刺阶段,大家互相帮助,互相鼓励,度过了这个艰难的时段。
整个高中三年,我遇到了许多负责任的老师。李延军老师讲课生动有趣,每节课都会用工整的板书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,并且常常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;同时,李老师在我选科的时候细心帮助,让我选择了适合自己的;“军哥”这个称呼名副其实,亦师亦友。施冬梅老师温柔细心,在课余时间经常与我们谈心,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。罗科学老师绝不落下一名学生,讲课时注重培养我们的思维方式,让我们在做题时游刃有余。周晓珂老师为了弥补我们匮乏的历史知识,让我们课前观看相关的视频典故,注重我们的语文素养。班主任王永胜老师讲课条理清晰,让我薄弱的物理提升了许多,基础也更加牢固。寥寥几语,无法表达出对老师的诸多敬意,望老师们桃李满天下。
除了老师的关怀,二南人的身份也会让你收获广泛的校友资源。初到西交大,对你最好的还是在校的二南校友,他们都很优秀,会耐心地为你答疑解惑,也会慷慨地送出书本,总结美食攻略,组织线下聚餐,以及传授许多大学的学习经验。
在二南,学习氛围十分浓厚,当然在学习时也不乏乐趣。有时大家会为一道题目聚集在一起讨论,思维的碰撞令我们回味之余又掌握了许多知识;高三的走廊里大家经常讨论问题,激烈的讨论声贯穿整个楼道;回到宿舍时大家会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,或相互交谈,或整理背诵。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,大家聚在一起,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的样子真的很美好。
高中三年,说长也长,说短也短,其间一定会经历许多大大小小的考试。考试的成绩时不时会让大家感到焦虑,此时,我们需要以一个正常的心态对待考试。在高考之前,任何考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查漏补缺。考好了,当然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肯定;考差了,也不要天天对着成绩唉声叹气,并且对自己丧失信心,应该及时查找原因,不熟的题型要强化练习,不熟的知识点要反复记忆,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有所进步。同时,细心“这个词让我铭记一生。犹记一二三模考试,我的数学都是因为不细心而出现了巨大的失误。李延军老师说得很对:”看你一场考试是否成功,在于你是否可以把能得的分数拿到手,而不是你把多难的题给做出来。
最后我想引用《归去来兮辞》中的话: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。大家不要拘泥于过去,要多看看未来,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,不计过往。
来自清北学霸的学习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