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官网

  • 0
  • 分享

回望二南 | 沐浴二南之光,一展青衿之志


image001.png

我是2023届B11班毕业生陈坷航,现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。感谢二南三年以来的培养,所有的付出,都在这个夏天得到了回报。

清风,穿过花香,掠过竹林;骄阳,漫过青山,跨过沧海。

时光荏苒,高中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,这一路走来,鲜花与荆棘同在,快乐与痛苦也都经历过。是二南给我们创造了学习的沃土,让我们能够安心地学习,才有了现在我们的成绩。是二南借我们一阵风,使我们终得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我很庆幸当初坚持自我选择二南作为自己的归属,也愿意为二南的发展增添一份光荣。

我来谈一谈我眼中的二南:

首先是教学师资,这无疑是二南一直以来跻身前列的重要因素。二南的每一位老师都尽心尽责,呕心沥血,他们课上会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授给我们知识,课下也会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,他们会批改作业到很晚很晚,会备课到很晚,只为了保障我们的学习条件到最佳。我的周围就是这样一群可爱负责的老师:我的班主任郝玉亮老师教物理对每道题总是有独到的理解,他会教给我们许多简便方法,很多难题也就迎刃而解,作为班主任,他也很关注我们在每阶段的学习状态,会找我们谈心分析成绩,在我们迷茫无助时拉上我们一把;我的语文老师高雯老师讲课很生动,对各类题和作文都总结了模板,在她的指导下,才让我基础薄弱的语文有了很大提高;数学老师刘克老师虽说年轻,但是很有实力,我很喜欢他讲课一题多解的讲法,很好地拓宽了我们的解题思路;英语老师张静老师专业知识很过硬,也有小女生可爱的一面,总是为了我们的英语成绩来回奔走,作为她的课代表,我也能感受到她的关心;化学老师王晓莉老师我们亲切称她为晓莉姐,她专业的化学知识和亲和力,帮助我们渡过了很多高三难关;生物老师李羲诺老师讲课细微至极,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放过,在高三复习也是帮了我们大忙。总之,感谢二南的老师的付出,一直以来为我们付出这么多,你们辛苦了;也请学弟学妹们相信每一位老师,他们都会是你们奔赴成功的一大推进剂。

然后是学习氛围。进入二南以前,我其实一直秉持一种学好课本知识,仔细完成平日作业就能考出好成绩的想法,事实上初中我也是这么做的,也算是顺风顺水。直到我来到二南,看到这里的每一位同学对问题刨根问底的劲头,不断刷课外题丰富见识的热情,我才明白自己需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。我遇到了三个很优秀的舍友,我们会一起讨论数学题的不同解法,会一起钻研一道难度超大的物理题,也会在每次考试一起复习,另外争一争班级第一啥的。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,很难不会提高和变得优秀。后来学校成立领军班,我很荣幸加入并成为班长,在这里我们更是接收到最为顶尖的解题思想和方法,也经历过“根本不是人做的题”的“毒打”,但正是这样的磨砺,我们的学习氛围更浓,思路也得到拓宽,成绩也突飞猛进,这真的是得益于这良好的学习氛围。

在二南,鸟语花香,生机盎然的校园也会让你流连忘返,清晨校园的读书声,晚自习结束后教室明亮的灯光,都激励我们奋进努力。集体舞大赛,篮球比赛,趣味运动会,校园歌飞等丰富的校园活动更是让我们的学习生活锦上添花。在二南,每一份梦想都值得被重视善待,每一分努力都会有所回报。

二南带给我的从来不只是高考分数,更是思维的拓宽,学习方式的丰富,还磨砺了我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积极乐观的心态,更让我有了迎难而上逆风翻盘的坚韧,资本和底气。三年的班长经历,也锻炼了我与人相处交往的能力,让我变得更大方,与人交流更自然,也更外向。在二南,真的应验那句话,是金子就会发光,所以同学们,无论你现在顺利还是面对挫折,都要相信你就是那匹黑马,只要你努力,相信二南,你总会有发光的那一天,不只是成绩提高,也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,豁达自信。

最后把我很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同学们共勉:人不轻狂枉少年!所以少年们,无论结果怎样,都轻狂一把吧,尽自己全力去拼一把,成功会属于你们。愿你们的青春在美丽的二南绽放,愿你们的热血在美丽的二南翻涌,愿你们的梦想在美丽的二南起航!


◇来自清北学霸的学习建议◇

我学习时最讲究的一个词是,条理。以化学为例,我用的是横翻的笔记本,记笔记时只用右边这半侧,左边空出来。课下做作业时,就把典型的错题和自己总结的技巧写在笔记中对应知识点的附近。如此一来,这个学科的全部内容就形成了一棵树,关键的知识点是树枝,针对具体题目的套路技巧是枝上的树叶,条理清晰,关联明确,极大提高了我考前复习的效率。再拿物理竞赛来说,很多人都在机械做题,一套卷接着一套卷,一本书接着一本书。这种方式确实有助于更快地刷完更多题目,但容易出现遗忘:“我以前好像做过一道类似的题……但我不记得当时是怎么做的了,所以现在这道题我还是不会。”我的方法是用活页夹做专题整理,把遇到的难题、好题、不会做的题分类,写到对应的专题中去,而不是乱糟糟地写在一起。等到某个专题中题目收集得多了,再集中分析它们的共同点,找出解这种问题的通法。经历了这个过程,再遇到类似的题目,就不会被难住了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——郑天棋北京大学

最新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