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李佳凝同学主持升旗仪式




高二A15班执行升旗任务

刘颖老师进行国旗下讲话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们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早上好!
又一次,迎着灿烂的朝阳,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二南的校园里冉冉升起——与此同时,你可以想象,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校和我们一样,正在仰望国旗、高唱国歌。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,在第一缕阳光照进祖国的地方,在世界海拔最高点,在遥远的三沙市,在繁华的大街小巷,在家家户户团圆的欢声笑语中,处处洋溢着“中国红”。
从1949年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,75年过去了。红旗飘飘的时空里,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。历史写下了新篇章,也将不变的深情与信仰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,那就是:我爱你,中国!
“中国”,这个神圣的名字,在每一代人的心里都是那么令人心潮澎湃、热血沸腾、泪目满眶。“为了新中国”,为了建立新中国,为了建设新中国,无数英雄豪杰流血牺牲、无私奉献。2014年,我国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为烈士纪念日。从那一年起,天安门广场每年都要隆重举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。这个从苦难中崛起的国家,从未忘记那些浴血奋战、视死如归的身影,这个正在走向复兴的民族,从不缺乏那股为国为民、甘献此身的浩气。把烈士纪念日设在国庆节前,昭示着“一直向前走,不能忘记来时的路;走得再远、走到再灿烂的未来,也不能忘记前人的付出与牺牲”。
75年,两万七千多天,中国到底走了一条怎样艰辛的路?
曾经积贫积弱的国家,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式现代化已使中国成为全球领先的生产者。
曾经“一穷二白”的农业国,到如今建立起独立的、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,再到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,产业结构持续升级,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。
曾经山河破碎、百业凋敝的国家,如今超大市场加速释放、经济蓬勃兴旺,公路成网、高铁飞驰、航班穿梭、港口繁忙,深中通道、海葵一号、爱达·魔都号等超级工程在世界舞台上闪闪发亮;
曾经愚昧落后、暮气沉沉的国家,如今通过“揭榜挂帅”“赛马制”等,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;加大初创企业扶持,让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迸发。一箭八星“太空拼车”,“天和”驻空,“天问”探火,“地壳一号”挺进地球深处,“奋斗者”号探秘万米深海,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,科技强国建设一直迈着稳健步伐。
曾经民不聊生、哀鸿遍野的国家,如今建成了覆盖十几亿人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,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绝对贫困实现消除,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,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。
曾经封闭僵化、饱受欺凌的国家,如今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拥抱世界,携手各国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刚刚过去的9月4日,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在一整个大洲达到“全天候”层级。
“如果奇迹有颜色,那一定是中国红!”75年一路走来,一个日新月异、充满希望的中国,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。我们可以告慰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:这盛世,如您所愿!
纵览时代风云,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发展同步交织、相互激荡。所谓“船到中流浪更急”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,新时代的中国,正在层峦叠嶂中奋力登攀,实现由大向强的飞跃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青年要发扬斗争精神,增强斗争本领,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。同学们,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。勇担历史使命、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,尤其需要培养爱国之情、砥砺强国之志、实践报国之行。“未惜头颅新故国,甘将热血沃中华”,这是赵一曼的宁死不屈、大义凛然;“我是中国人,当然忠于中国人民”,这是钱学森冲破重重险阻回到祖国展现的家国情怀和赤胆忠心;“‘天眼’如果有一点瑕疵,我们对不起国家”,这是南仁东燃尽生命践行的铿锵誓言。“此生无悔入华夏,来世愿在种花家”这是年轻一代网民,对祖国最动情的告白。“清澈的爱,只为中国”,是当代中国青年用生命做出的赤诚回答。
1935年,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,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提出振聋发聩的“爱国三问”:你是中国人吗?你爱中国吗?你愿意中国好吗?南开学子给出了响彻云天的回答。今天,我们会把这个问题一代一代问下去,无比肯定地回答下去,把爱国情、强国志、报国行自觉融入未来的每一天,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!
谢谢大家!
